当前位置: 首页 » 探索解密 » 百科知识 » 水产养殖 » 正文

南溪鱼鳅养殖(鳅鱼的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hsboss  浏览次数:36
核心提示:1. 鳅鱼的养殖泥鳅的养殖技术(池塘养殖):1、鳅种放养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

1. 鳅鱼的养殖

泥鳅的养殖技术(池塘养殖):

1、鳅种放养

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2、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工作。

3、疾病预防

每公斤饲料添加抗生素2克、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泥鳅气泡病时,做好对池中各种气体饱和度的检测,保证饲料供应充足,减少泥鳅吞食气泡的机会。

若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溶水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

4、水质管理

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5、饲料投喂

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2. 鳅鱼的养殖密度

  1亩=666.67平方米  泥鳅放养密度为80尾/㎡  666.67×80=53333.6≈53334尾  一亩大约下53334尾  无土泥鳅养殖的鳅种苗放养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通过食盐浸选法共放养泥鳅种96 千克,放养密度为80尾/㎡。

3. 养殖鳅鱼的营养价值

泥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①稻田的表层温度非常适宜泥鳅的生长。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喜欢夜间在浅水处觅食,而稻田的水位浅,底质肥沃,正好满足这个要求。

②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特别突出。在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 稻田为泥鳅的摄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泥鳅在稻田中生活,可吃掉稻田中的多种生物,包括蚯蚓、水蚯蚓、摇蚊幼虫、枝角类、紫背浮萍、田间杂草以及部分稻田害虫,甚至可以不投饵,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部分功能,节省农药,减少粮食污染。 同时,泥鳅的排泄物对水稻起到追肥的作用,农户可减少肥料的投人。

③泥鳅具有在水底泥中寻找底栖生物的习性,其觅食过程疏松了土壤,破碎了土表“着生藻类”和氮化层的封固,从而促进水稻根部微生物活动,又加速肥料的分解,促使水稻分枝根加速形成,壮根促长。

④成鳅在稻田浅水中游动,能促进水层对流、物质交换,特别是能增加底层水的溶氧。

⑤泥鳅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是合理有效的生态循环。

4. 饲养泥鳅与野生泥鳅

20cm的泥鳅适合吃v吃浮游生物或者水生昆虫才能活,而人工养殖的泥鳅除了需要吃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饲料饲料之外,还需要搭配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或者谷物。因为人工养殖的泥鳅比野生泥鳅更容易获得食物,再加上活动量不足,从而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因此投喂适量的植物性饲料能帮助泥鳅更好的消化。

1、在自然界的泥鳅要吃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藻类等食物才能活,而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的泥鳅一般需要吃鱼粉、动物内脏、蚯蚓、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饲料,并搭配适量的豆粕、菜粕、麦麸、谷物等植物性饲料才能活。

2、人工养殖的泥鳅与野生泥鳅相比,更容易获得食物且吃的多,活动量也比较少,因此消化能力便不如野生泥鳅,虽然泥鳅几乎不能消化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但是在人工养殖的时候,还是需要为其提供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3、野生泥鳅一般常在夜间出来捕食,而人工养殖的泥鳅在白天也会吃东西,其食欲的好坏与温度有关,温度在25-30℃时摄食旺盛,当温度在20℃以下时,食欲开始下降,生长速度变慢。

5. 鳅鱼的养殖技术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6. 鳅鱼的养殖基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墩尚镇——泥鳅养殖行业的带头者,让泥鳅走向了世界,被国家誉为“泥鳅之乡”。截止2012年之前每年的泥鳅总出产量和总养殖面积都位于中国泥鳅养殖行业总面积的90%,摸索了12年泥鳅养殖的经验及技巧,在泥鳅养殖行业可以做到,高回报,高产量,低风险。

国家04年在墩尚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一个泥鳅养殖协会,让墩尚带动全国泥鳅养殖行业发展,为更多养殖户提供创业致富的机会,让泥鳅养殖走向全国。中国质检总局备案的泥鳅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共有14家,这14家出口企业全部位于墩尚,墩尚泥鳅出口占全国出口量的100%。

7. 鳅鱼的养殖水PH多少合适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并不是说没有要求,泥鳅池水质要求总体如下:“肥、活、嫩、爽”,水的PH值在6.5-7.5之间。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除了要有足够的水量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鳅的生长好坏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水中溶氧量高时,泥鳅摄食旺盛,泥鳅的耗氧量也随着增加,新陈代谢随之加快,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8. 鳅鱼的养殖每亩投资多少

1、泥鳅养殖成本计算我们采用的泥鳅养殖模式为围网养殖我们以一亩为单位进行计算: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饲料:6000-7000元苗种: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10*800=8000元网具:400元: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水电:200元其它:1000成本核算16000-17000元

2、养殖利润计算:10万苗种经过6个生长月饲养后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左右,每斤泥鳅价格按最低十五元计算2000*15=30000元。扣除成本纯利润13000-14000元这样的利润可想而知,泥鳅养殖的有利可图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3、当然,上面的计算方法,都是按照普通、平均标准为依据。如果考虑到技术水平、市场价格波动因素,以及其它无法预期因素的影响,则每一个个例,在结果上,也会有较大差异。

9. 鳅鱼的养殖方法

容器:养殖池和鱼缸都可以用来养殖小泥鳅,可根据养殖的数量来选择容器。

饲料:可用动物的内脏、蚯蚓、黄粉虫、蚕蛹、豆渣、玉米粉等食物投喂。

氧气:需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必要时可以人工打氧。

水温:尽量一直保持在10-30度之间,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阳光:不能有强烈的直射光,有强烈光线时需适当遮挡。

10. 鳅鱼的养殖技术视频

放一些材料,然后在加一点儿醋,再烧一会儿就可以了。

 

 
关键词: 南溪,鱼鳅,
[ 探索解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南溪鱼鳅养殖(鳅鱼的养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hsbos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推荐图文
推荐探索解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