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学堂 » 战略发展 » 正文

朱寒松:需求升级推动海外并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1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200
核心提示:跨国并购看这么短时间的数据很难看出趋势来。举个例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这个项目你算在哪个区间,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项目,那年

跨国并购看这么短时间的数据很难看出趋势来。举个例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这个项目你算在哪个区间,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项目,那年就是并购的高峰年,之后并购量就下降了,那个项目是很多年的跟踪谈判出来的。可以看数据,但不要太拘泥于数据。

专家观点

朱寒松

朱寒松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今年上半年,从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数据看,收购的金额下降了,但是活跃度还在平稳上升,这种判断是否成立?

朱寒松:(你所描述的情况)应该差不多。但是跨国并购看这么短时间的数据很难看出趋势来。举个例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这个项目你算在哪个区间,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项目,那年就是并购的高峰年,之后并购量就下降了,那个项目是很多年的跟踪谈判出来的。可以看数据,但不要太拘泥于数据。

这些年中国海外并购有一个什么样的趋势性变化?

朱寒松:若说趋势,最早的并购是以自然资源为主,之后以大型国企为主,然后慢慢并购对象越来越丰富。这是因为,中国企业需要升级换代的产业、高档消费品和农业都丰富起来,这是中国市场需求跟企业发展阶段变化所推动。

第二个变化是,现在民营企业参与并购的热情也慢慢高起来。这与民营企业发展的阶段有关,国内市场高增长的时候,在国内做就可以,现在过度竞争,大家眼光看到海外去了。国家的政策比如说银行贷款,以前主要支持国企,现在也可以支持民营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是否有持续到现在还可行的一些收购机会存在?

朱寒松:自然资源并购不存在产业升级问题,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但其它一些行业,确实出现了以品牌或技术为目标的并购,比如工程机械行业。

第二个变化是,原来中国很多企业都以国内为主要目标市场,现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必然要全球化,建立全球的品牌和销售网络,这些东西自己建可能花费时间比较长,也不一定能成功,现在有合适的并购机会的话,当然是好时机。欧债危机确实给中国这些企业到欧洲的并购创造了一些机会。

并购的标的物,以前可能是能源矿产,现在延伸到了制造业和消费类?

朱寒松:这个是大趋势,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不可持续,中国自身的消费需求也需要升级换代。

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中国猪肉的最大生产企业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就是考虑到将来城市的中产阶级对高质量肉制品的需求。未来一些海外高档品牌都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的并购目标。

我们的宏观经济已经放缓,对中国企业出海并购是否会有影响?

朱寒松:这个要看行业。有些行业需求是持续性的,比如自然资源是需要每年替代,石油这一类的并购很难减弱。

但有一些行业,比如铁矿石,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下降,国际上供给相当充足,而且未来几年的供求关系,价格趋势是下降的,这种情况下并购就没多大意义。不是为了并购而并购,是有需求才并购,有投资回报才去并购。

中国在资源、能源这种大宗商品收购上存在什么样的得失?

朱寒松: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对于正在开发或者运营的自然资源项目,并购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绿地项目成功的概率更低一些。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从绿地项目一直到投产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特殊风险,不具备跨国经营经验的中国公司很难把握。原来很多企业想问题很简单,以为只要拿到有储量的资源,地方政府就会积极支持推动征地、拆迁。但是到了国外,你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当地政府不像中国那么积极支持你,整个劳动力市场和成本环境也都不一样了。

第二个规律是,对一些价格长期处于上升通道的自然资源,并购成功的几率更高,比如石油、天然气。但有一些大宗商品,它的价格波动性很大,并购时机就非常重要,比较典型的是铁矿石。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朱寒松:需求升级推动海外并购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hsbos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