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学堂 » 领导艺术 » 正文

领导授权的三大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6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31
核心提示: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信息巨增导致领导工作量倍增,各级领导者尤其较高层次的领导者,必须学会正确授

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信息巨增导致领导工作量倍增,各级领导者尤其较高层次的领导者,必须学会正确授权,减轻人力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组织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所以——做老板的要学会当好裁判,而非使自己成为球星;要学会当好企业家,而非使自己成为职业领导者;要学会做个企业家,而非仅仅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期间,授权成为管理方面最常用的词语之一,但不幸的是它也同样成为被误用得最多的概念之一。授权并非意味着使其他人权力更大,相反,授权使我们所在的机构更加高效。授权的目的指导领导者创造一种更能提高执行能力,使人们之间更能进行正确评价的环境,但遗憾的是,不少企业领导都陷入了授权的误区......

俗话说:“明主好要,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荀子·十一王霸》)聪明的老板善于抓住要点(纲领和战略),而愚笨的老板却喜欢(事无巨细一齐抓)事事都管周详。老板善于抓住要点(大政纲领),一切事情都可以(落实到位)处理周详;老板喜欢(事必躬亲)事事都管周详,结果是一切事情都容易荒废。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一个企业在创业时期,老板往往是事必躬亲、全责全能,这对企业的快速决策和发展是有好处的。然而,等到企业上了一定规模,老板就要逐步退出一些事务性工作,分权授权给其他贤能之士,建立团队管理和现代公司制度。否则,老板如果太能了,独任己而眼中无贤,当然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虽然领导者操心费神,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整个团队毫无生气,毫无创造力,目标的达成与否全系于领导者一身。这样的下达指令型的授权,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的授权,管理着必须亦步亦趋地监督下属,而下属离开领导者的指导就会不知所措。这样的团队怎么可能有执行力呢?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多么伟大的目标,成功与否只能依赖领导者一个人,这种状况对于一个企业是相当危险的。

可见,在实践中,没有支持,得不到授权,任何制度都不会顺利的执行下去的。而在一些企业里边,老总的老部下跟亲随,往往是制度的破坏者跟阻挠者。面对着一个个主管、经理、封疆大吏,小小的行政主管能奈他们何?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碍于情面就放他一马。长此下去放这个一马放那个一马,制度也就不成制度了。

而得到老总的支持与授权,拿到了尚方宝剑后,管你谁谁,只要违犯了制度就照章办事,杀几只鸡,就不信他们的血吓不倒你们!这样其他的员工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公司制度也能得以顺利执行。当然了,大棒是必要的,胡萝卜也是不可或缺的不是么?有效的授权,对于企业有什么好处呢?谭小芳老师认为,有以下两点:

1、通过有效授权,授权者将庞大的企业/组织目标轻松地分解到不同人身上,同时将责任过渡给更多的人共同承担,让团队每一个职员更加有目标、更加负责任、更加投入、更有创造性地工作,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力量和“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协作精神。

2、通过有效授权,企业减少了控制,摆脱了依从,领导者从权力的烦恼中走出来,被授权者增加了自主性,感受到了责任感,提高了工作的能动性,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获得了更快的个人成长。

有效授权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激励水平、高效率的团队和优异的业绩。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领导授权的三大技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hsbos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